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

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風險

美股及日股都持續向上,香港卻向下。


港股是外資與大陸資本的戰場。本來在「資產荒」及人民幣貶值預期的背景下,國企也好,民企也好,都要出外,出外的第一站往往泊在香港。即使不外出,也想收購上市公司分享利潤或甚至自己做莊,而這些公司,通常與香港有關。這些收購要收益豐厚,當然要有槓桿,組織了銀行、證券、保險、信託、資管各方面的資金。例如,前陣子寶能系收購萬科(2202),以及中國恒大(3333)的各種動作。中央對這些資本的配置心情矛盾,既想他們配得好,又怕他們搞出亂子,尤其是險資。12月初,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狠批「野蠻人」,把這些配置資本,尤其是舉牌收購行動喊停。


這些政策風險,是外資對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企業猶豫的原因之一(另一原因當然是中國經濟降速),態度至今依然審慎。加上資本進出的限制以及匯兌風險,他們不願長期投資形成動力,寧願趁現在美元上升、加息周期開始,重回美國,難怪美股有那麼多動力股,香港卻幾乎絕跡。近年來,中資的股價要麼波動性頗高,周期很短,要麼就是乏人問津(但估值便宜的卻不少),很少有持續增長動力。




監管不是問題,但監管欠缺章法規律,長官意志主導一切,外資便只會短炒,而且沽出比買入要狠。這是中國式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風險特色。


今天港股跟隨中國A股狠跌300多點,便是一個例子。基建股中長期看好,我手上的也要從高位下跌一至兩成。

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

大市牛皮,細價股炒上

深港通實行後,大市還是牛皮得很,跌了不足60點,好像純粹只為殺掉22400的牛證。不過,急速炒上的股票的細價股不少。


膳源控股(1632)29/11上市,由2元,炒至上星期6元水平,至今炒上10.18元,市值增至上市時的5倍!超過20億。我從來不知越南菜在香港那麼值錢。該公司是香港越南菜館的龍頭,有越棧、越鄉及越悅等品牌。不管怎樣,一家中期仍然虧損(即是連PE也無法參考),市場只是香港飲食的一個中等份額(越南菜能有多大呢?),股價炒上當然不是基本因素。市場上有人估計,是有國內飲食集團要來注資或買殼。


今天又一家細價股公司炒上,NIRAKU (1245)股價翻了一倍,全因日本眾議會上星期以多數表決通過賭場法案,預期獲國會正式通過。 這個經營彈珠機的公司,市值翻了一倍也只是16億左右。


手持的大價股全部都是牛皮,是否待變?向上還是向下還不知曉。例如基建股、內險回調,又還沒到止蝕階段。反而收租股置富產業(778)終於升回買入價(8.86左右)之上,似乎高息股還是值得買入的。不過,另一只高息股載通(62)最近跌破23元,向22元進發。


倒是之前止蝕的決定正確。愛高(328)之外,創維(751)也是,4.9水平沽去後,跌至4.5水平。


細股股爆升,這個機會還是不屬於我的。我手持的少量培力控股(1498),也是細價股,十億市值也不到,不知是否有買殼或消息讓它爆升?今晚一於發個好夢。

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

油價上升,美國石油新戰場


美國反對北達科他原油管線(Dakota Access pipeline),即Standing Rock的抗爭,持續了半年以上。由今年四月開始,初時主要由美洲原住民領導,建立Sacred Stone Camp的反抗基地,近幾個月引起美國左翼團體關注及投入,與North Dakota及附近幾個州來增援的警察及保安衝突,至今已有一百多人被捕。最近,更有多達二千名社運老兵進場,似乎愈演愈烈。

Donald Trump上場,石油業似乎會成為新戰場。油價由2014年上半年由100美元水平一桶,下滑至最低30美元。靠原油收入的俄羅斯、委內瑞拉及中東政府及經濟固然陷入財困,而美國領導的頁岩油業亦大受打擊,因為,頁岩油開採的成本高,油價起碼要在55美元/桶以上,才有利可圖,因此,油價低,美國不少這類公司甚至要破產。同時,頁岩油也造成環境問題,政府的環保規管成為決定開採成本高低的另一因素。

然而Donald Trump的能源政策顧問,正好有不少石油大亨,因此他開宗明義反對潔淨能源政策。例如,美國頁岩油領先人物Harold Hamm,是美國首百位富人之一,他的頁岩油油田便在該輸油管主要地區巴肯(Bakken),而該原油管線也是頁岩油的重要外運途徑。Hamm甚至被傳為Trump的能源部長。雖然他婉拒了,但他仍然是Trump的重要能源顧問。

美國與香港的能源股因為油價升開始炒上,後者在香港亦然。油價高,固然令賣油的賺錢,油服股也會不錯。尤其是那些有可能由虧轉盈的油服股,比起油價低仍然賺錢的中石油(853),更惹投資者憧憬。

安東油田(3337)現在屬一年高位,2014年至今仍然虧損,現在可能是行業低位反彈的第一波。自今年十月開始由0.7左右上升至1元水平。但是,回看兩年,仍距高位1倍股價(2元水平),三年高位更是6元左右。現在是考驗你是否能長線看好及持貨能力,若油服股能修復,。

深港通及意大利公投前夕,大戶又把港股壓低,下星期初應該升市,油服股不知是否會重拾升勢。



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

油價大漲,工業股不濟


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同意減產,石油及石油設備股大漲,有些漲得離譜。升得最多的聯合能源集團(467),升了超過兩成,最高至0.395。該公司於2010年從BP手上買來巴基斯坦的一個很大的油田,面積據說有整個海南島那麼大,而該公司亦是中國在巴基斯坦最大的民營企業。要在巴基斯坦這個地緣政治複雜的國家裡開採石油,肯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政治運作。事實上,該公司亦是中國「一帶一路」在巴基斯坦佈局的重要棋子,它同時有投資當地風電能源。

據說該油田的生產成本特別便宜,但我手上沒有數據資料,如果油價升上$50-60美元一桶,它可能獲利甚豐。而巴基斯坦又不是OPEC成員國,大概不受限制。不過,全球石油需求相當不濟,這個協議是否能執行,而不少產油國又要靠石油維生(例如中東國家、委內瑞拉及俄羅斯),減產能抬價,但收入可能會減少。協議是否能維持,恐怕變數極多。

我沒有高追任何石油股,資源類股份比較適合短炒,要看得很準,商品期貨市場其實是相當波動的。若中期持有,也要看準一個頗為短的周期,找個好價位入市,兼要有定力坐貨,不要被震走,因為可能風高浪急。至於長期,我認為資源類股份並不適合,畢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。我有少許買煤炭股的經驗,都是輸多贏少。

工業股愛高集團(328)公佈業績後,由於盈利下跌,股價亦跌得厲害(可能是基金或大戶拋貨換馬)。全靠我狠心於$2.63止蝕,只蝕了接近20%,之後兩天再挫至2.2水平,若不止蝕,損失達40%!嚴守止蝕永遠是金科玉律。價值投資那種越跌越買,要有兩個前提:第一是眼光準,看中了中長期的增長動力;第二是本大,可以不斷投放(有些人可以在連續下跌中買七、八注),越買成本越低(但手上的貨便越多,賬面損失亦越多)。一般散戶並沒有這種能耐,分兩三注買後也是續跌,便要割愛檢討。即使仍然看好愛高集團,也最好在一年低位$1.8水平買入,若到不了,放棄好了,反正市場有許多當炒股份,工業股似乎暫時並不利好(工資水平上升,全球對電子產品需求放緩)。

一般散戶比較能操作的是「向上溝」,但一般也僅限數注。碰到一個行業板塊上升周期,不妨可以持貨久一點。我的習慣是,起碼要有10%或15%升幅才溝貨,然後去到某一個水平止賺。




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

一切都是風險



港股成為全球數一數二廉價的市場,要在市場中找一家PE是個位數字的公司並不難,難在它是一家持續增長型的公司。自從匯豐失去了紅底股地位外,股民發現,過去只有買貴沒有買錯的公司是幾乎不存在的,即使存在,股價也容易被黑天鵝或危機震走。

其實,如果你有點眼光,股市的回報並不那麼差,差在只是風險,而風險低的公司,事前經常說不準,只能猜,往往只能事後才知道高下。例如,大部份香港人覺得買樓保值,過去十年這是對的,但相對一家業務平穩的公司,其增值潛力還是差不少。例如,中原指數十年來由不足60,升至140,大約是2.5倍。但有沒有人注意到,香港人每日也飲的維他奶國際(345),十年來由3元水平,升至15元水平,是5倍,還未計收回來的股息(2厘左右)。維他奶一直被視為業務及市場佔有率穩定的公司,若是其他更加增長型的,如騰訊(700),則有10倍以上。為何人們選擇買樓?因為感覺到風險低,買股票風險高。而事實上,十年間的股市波動的確不是常人可以夠膽完全持貨不沽的。

樓市的風險為何好像很低?除了迷信磚頭外,我以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政治。以香港政府為例,無論從地價收益,到避免重蹈1997-2003年間的樓市低潮、經濟不景,它都極力要保住樓市,不讓樓價倒下來。另一個因素是全球水浸,利息太低,特別是2007/08年後環球量寬。

因此,現在樓價高,並不像90年代那一波,是追逐高風險回報所致,相反,是資本逃避風險所致。高摃桿炒樓的人極少,但為投資保值而不斷買入房產收租(甚至空置或讓家人自住)的卻很多。例如,那些在國內設廠的港商,有多少人賺了錢會再投資擴大生產?有多少人把錢去買樓?我想,後者比前者要多很多。因為,在低技術工業品需求下降(否則淘寶如何起來?),全球經營低回報的時勢下,這對有點資產的人來說,這才是最保險的。

但樓市低風險的因素是歷史性的,所謂剛性需求,起碼有一半以上是(實質欲求買樓的需求應佔「剛性」不足一半)因緣際會的。我們可以切想一下,如果銀行存款息率升至5厘,按揭借貸利率只會更高,買樓負擔加重。更重要的,擁有多個物業的業主不會再堅持全部放租(或待價而沽),而起碼會放售一些,因為,很難想像出租住宅可以有每年5厘回報(例如,市值1,000萬的樓可以月租4萬元或以上?),若沒有,我何不把住宅賣掉,把錢存進銀行做定期?起碼不用重新裝修、煩惱租霸、空置時又要找租戶等等有形無形的成本。

究竟美國是否要進入加息周期?有多快?明年似乎自有分曉。當樓市不再讓人覺得是低風險後,世界可能會進入全面高風險的時代(就連黃金是否保險,我也日漸懷疑)。屆時股市是否會大升,可能,也可能大跌,波幅肯定也會比現在要大。

最近再加注培力控股(1498),希望它可以成為像維他奶那樣穩定增長的公司,畢竟在高風險年代,不只要喝維他奶這類廉價飲料,還要喝中藥,例如驚風散。



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

大成生化科技(809):理性預期還是非理性亢奮?



大成生化科技(809) 今日大升四成多,最奇怪是早上剛開市時股價在0.17水平直上0.69,然後極速跌至0.2上平。
大概是錯盤,但錯在哪裡?有可能是散戶飛撲入去按錯了(0.169變了0.69?),因為注碼好像只是幾萬。但這位散戶何以一開市便急成這樣?似乎他或她收到一些消息,但又急起來忙亂了。現在社交媒體極度活躍,即市真假消息可以在小圈子裡傳得極快。不知證監會否去查一下是否有人造市。
當然,好像有些基本因素支撐股價上升。這家公司是國內生産賴氨酸最多的公司,近月可能因去産能,賴氨酸價大升。賴氨酸是用來製飼料,豬肉價上升,飼料需求自然升。大成生化終於有機會轉虧為盈,自然引起理性預期或非理性亢奮。
但賴氨酸去年才還在跌價,現在大升,似乎頗波動,不知能維持多久。散戶要審慎行事,尤其是落盤。現價計,0.69接了貨的不知坐到何時,這個位屬三年高位呢!
不知去産能、供給側改革還可炒多久?很難想像已過了溫飽階段的中國對肉食及飼料有爆炸性需求。

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

財媒界內的敵意

文無第一,慣於相輕。當KOL在網上湧現,混入政界,乘著本土思潮興起,鬧爆無日無之。財媒界何嘗不是?

財媒界泛指在新舊媒體裡評述財經的圈子。過往財經評論員掛在大媒體上,評論員不會隨便互相攻訐。部份評論員甚至只是為所屬證券行賣廣告,兼為股民提供一些保守建議,大體相安無事。

社交媒體興起,先有網民調侃部份評論員為明燈(沈大師是最著名一位),後有評論員在網上崛起︰乜sir、隊長、X爺、Y教授等等。

其實大家都是靠估,educated guess,誰也會錯,不用太認真。講真講假,在瞬息萬變的股市中,一時難以分辨。大行報告都可能為派貨或壓低股價,個別股評人也可出蠱惑。若有人刻意造市炒內幕,舉報即可。而有網上股評人真心相信某內幕,與眾分享,屬犯法?屬不道德?有時難以分界。

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(045)近年股價疲軟,但PB及PE極低,抵買之極,卻乏人問津。但昨開市前突錄大手成交,涉及7千多萬股,成交價8.8元,較周二收市價8.07元有約9%溢價,股價即日扯上9元以上。我已留意,月初有報紙叫人買大酒店,相信也是內幕,但開首也是微升再沉,有沒有幕後玩家,實在難說。

說到底,財媒界敵意都是網絡粉絲惹的禍,説話不用負責。有人為偶像吹得過份(這方面大媒體收斂得多),當然惹人眼紅。有人估錯市,則一沉百踩。為了因應粉絲的短線要求,股評人拋幾個number叫大家跟隊,也是常有的事。語氣太輕狂,當然便得罪人多。

在我看來,明燈也有普渡眾生時。例如,沈大師在星期初估今個星期大市走向,異常準確,先升後跌。

平常心,自能波瀾不驚。

近日減少投資的板塊數目,主攻基建內險。

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

科技股要等一等

自問是比較留意科技股的走勢,但投資時也有時心大心細。早幾天趁低買了騰訊(700),$193元附近,但思前想後,今天趁它小反彈沽了。原因有二。

1. 騰訊由$220走下來,$200及$190都有許多散戶蟹貨,基金換馬散貨,其實只跌了15%左右。除非基金重新看好(起碼要等明年第一季),否則只有持重貨的散戶,沒有辦法把這只新大笨象抬上去。有些技術性的說法,還說要跌至$160,因為每次騰訊每次新高都要下調大約3成這個幅度。

2. 國內互聯網VC狂潮已靜下來,即外資以至中資對互聯網不再如痴如醉。最近看到一篇北京前VC人的文章
「今年投資圈的朋友一直在抱怨創業題目不好找了,戲稱 VC 休息了大半年了,跳槽的跳槽,改行的改行,寫書的寫書,直播的直播。根據貝恩的統計,2014 年和 2015 年大中華區互聯網產業超過 1000 萬美元的融資數量分別是 142 和 242 起,總融資額 350 億美元。2011 到 2013 這 3 年合計融資數量是 183 起,融資額 11 億。經過了 2014 和 2015 年市場的瘋狂,大家彷彿傷了元氣,價格太貴了,基金錢花掉了,退出還沒看見,心也累了。」
當然,騰訊是股王,業績也很好,暫時看不到壟斷地位受挑戰。不過,這個靠不少水分撐起的互聯網經濟起碼也要休息、冷靜一下。

我沽出了大部份科網公司,買入了中國平安保險(2318),加上早前加注的中國鐵建(1186)及中國建築(3311,可惜來不及再加注),內險及基建是我現時的主力。

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政治及股市皆講計算

政治永遠有計算,青政要籌五百萬去上訴,勝訴亦未必能取回議席,打官司何解?如果基本法在港獨派眼中千瘡百孔,為何還要鑽進去燒銀紙花心血?有五百萬可以選兩個或以上立法會議席,打官司效益太低。

高院法官的判決很大程度基於對兩人的宣誓行為,以及普通法的詮䆁。當然,兩人擺出要抵禦行政及司法干預立法會,其志可嘉。但誰也知立法會是跛的,我也同意法官對成文憲法下立法會沒有太多豁免的權的詮釋。簡言之,要令它站起來,不是靠打官司的。

最近股市悶局。美國科網股被拋售,連累騰訊(700)。我在$193附近第一注(後跌至$189初步喘定),距高位超過10%,我又不信這家公司基本面轉差(主要是其壟斷地位,中國一半網上閱讀量在微信,問你死未!?),但也要有心理準備要多加幾注,或出現嚴重逆轉也要止蝕。

希望青政懂止蝕,我不支持他們,但也不想他們愈陷愈深。無忘初衷,青政並不是搞法律鬥爭起家的,套句股市的話,這根本不是他們的板塊呀!

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

中藥顆粒

香港缺乏創新科技產業,許多人都怪政府政策。這固然有點道理,可是,談政策前,我們也要了解香港的產業及市場。例如,中國大陸的科網(甚至是新媒體),有一個龐大國內市場,十億人上下,讓他們做大做強,騰訊(700)就是這樣的例子;即使是美國,像Facebook及Google這類企業,論人口不及許多第三世界大國(但也有兩億多人),卻以一個世界級市場中心作起跳板,既有世界最通行語言英語,亦有美國作為媒體及科技標準的領導或霸權地位。就連日本,她的創新科技產品也是先取得國內成功,再引導潮流,定下標準。單純出口成功再轉內銷的例子其實不多。

香港,無論在華人世界,還是全世界,她也沒有這樣的「國內市場」。而且,我們的小小市場更被大國的科技產業及產品所佔據,你不用Facebook,便用WeChat,兩者皆用後,你已沒有時間心思再用其他。因此,除了少數獲得本地壟斷性牌照的企業外(如八達通),香港大部份創新科技產業都要面對異常複雜的區域及全球市場,而且是激烈的壟斷式競爭。

因此,界定及尋找市場已經是大難題,找到了才有可能。最近買了培力控股(1498),就是看好它屬下的「農本方」的市場定位——中藥顆粒及診所。我一位較年輕的中醫朋友告訴我,「執藥煲藥」時代已過,雖然坊間還有不少傳統中醫還是堅持傳統,但很明顯不適合現代華人,更不要說非華人社會。而且,中藥顆粒看似簡單,入行門檻也不低,要確保藥料原料供應全面,又要監控品質。更重要的是,非西醫治療肯定是一個大餅,基於各種因素,現代人對西方式現代化生活多了懷疑、質問及思考,醫療便是十分重要的部份。中藥相對不少另類治療及藥物(例如順勢治療及藥物等等),無論是傳統或現代轉型的歷史都要長久,但是,距離產業化及系統化還有很長遠距離,不少跟中藥有關的產業還停留在保健用品階段。事實上,近年出現了不少年青中醫,在香港寸金尺土,生活節奏急速,他們只能用中藥顆粒。

我買培力控股(1498),有點師奶邏輯,自己曾去看過病,覺得不錯,有潛力,而且奇怪是身邊不少人並不了解「農本方」是搞甚麼,所以潛在客戶的增長應該不俗。

我買的時候,已不是52周最低(2.98),是最近股價起飛初期3.6左右,現至4.1水平。公司上市以來虧損了好一陣子,最近轉盈,應該是前面的基礎投資及試驗期結束,擴張期的開始,在中國大陸及加拿大開診所。香港在藥物檢測方便有信譽,所以這家來自香港的公司有優勢。一年高位是5元水平,沒有甚麼意外(它只做中藥顆粒,似乎沒有做甚麼特效藥,連成藥也沒有,出現西藥的副作用或毒害醜聞的機會較少),我會持有到5元水平再考慮減持或沽貨。




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

不怕改壞名,最怕沒憧憬

廣東人最怕「改壞名」,諧音尤忌。郵儲銀行(1658),取號者肯定不是廣東人,上市以來果然「一路唔發」,由4.7跌至4.1水平,李超人的100億甚麼時候入市?

其實問題不在改壞名,而在定價及前景。郵儲銀行股價按PE及PB計,都比其他內銀貴。郵儲一向業務相對穩定,所以壞賬只是其他內銀一半;但憑著其廣泛銷售網點,上市暫時沒甚麼大計,集資只為充足資本,實在難吸引投資者。當然,李超人可能有些內幕,我等既然蒙在鼓裡,那就暫不入場為妙。

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軟實力果然軟

Fibre Optic Cabling


找了兩天都未找到鋪設海底光纖可以賺多少,中國軟實力(139)炒上似乎是虛火,今天跌回2元水平。不買,這類虧本公司還要再多觀察一下。

恒指跌至23000點水平,很有機會破位下試22700點甚至以下。手上股票只有易大宗(1733)有起色,但都是上落區間,另一煤炭股兗州煤業股份(1171)上了6元一會又回軟,今日補買中國神華(1088)。手上現金有七成,還可以。

瞄著幾只下跌股票,一只是中國平安(2318),跌破50天線,可能回落至39或38元水平。

另一只是楓葉教育(1317),破了所有平均線,應該邁向5.4-5.7。

還有收息股置富産業信託(778)及載通(62)。前者應該回到9.1有支持,後者可回至21。

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

軟實力還是硬實力?

前陣子煤股滿天飛,易大宗(1733)由谷底彈起,掌握中國大陸大宗商品交易訊息的人能早著先機,尤其是煉鋼用的焦煤。由7-8月的0.25左右水平徘徊,於9月一舉升上0.5水平,再在9月下旬一直升至10月初靠近1.0,近日反覆回落至0.7-0.8水平。低位至高位升了四倍。

煤股大升,總算是有大陸商品市場價格可參考(雖然相關公司向外公報資訊相當少),有一定透明度。但不少大陸企業的透明度實在太差,大部份機構投資者最多只有市場消息,散戶更是霧裡看花。

例如,中國軟實力(139)由10月初低位0.185突然炒上至近日0.22,則是相當無厘頭。唯一消息是Google及Facebook與它合作建跨太平洋海底光纖。中國軟實力之前還在虧損擴大,看年報你根本不知道這家公司在做甚麼生意。集成電路、資訊及大數據科技「前景不明朗」,電子配套業務開發規模小收入少,由2014-15年度的千多萬,變成2015-16年度的70萬,連續虧損,卻又持有大量物業及A股,大致也是虧損。整體業務連續兩年虧損10億以上,年報裡根本沒有提及甚麼鋪設光纖業務:

為把握深港通即將開通帶來之商機,本集團將考慮於來年積 極參與及拓展其財務投資及服務分類之放貸業務。與此同 時,由於物業市場將因樓價下行壓力而進行整頓,本集團亦 一直留意香港及中國內地物業市場,以抓緊投資機會。近期 電動車崛起,改變汽車業生態。輔助行業將逐步發展汽車配 件及電池產品,有望拓展本集團電子及配套產品業務分類之 產品種類。
10月9日,集團公佈虧損大幅減少90%,原因跟業務沒有太大關係,只是「短期及長期股本投資之減值虧損及公平值虧損大幅減少」,完全沒有提及光纖業務。而與Google及Facebook合作,也是外電報導,公司也沒有公告。

從交易量,9月23日前交投極低,每日只有五百萬股左右,但9月23日卻突然有2億股交投,股價炒上,然後再推低(但交投比9月23日暢旺,達幾千萬至一億股),最低至0.185,最近兩天破億股成交,連升兩天。

是否值得追入?中國軟實力,不理軟還是硬,我還未搞清楚它是否有實力。在暫時沒有進一步消息下,這似乎純屬一場賭博。公司雖小,但好歹也是上市公司,業務不透明的公司比比皆是。

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

亂局也是機會

美股在高位,剛好美國國慶放假,讓香港星期一再托高一點,假期回來是否會調整?香港今日預早調整,尾市跌幅擴大至300點以上,似乎是預期歐美調整,英磅再試低位,對美元1.31。

今天買了騰訊認沽證,當時騰訊(700)是177.6左右,收市報176.4,暫時猜中。

上星期五我膽粗粗買了萬科(2202),復牌前已開始在低位14.58反彈上15.2,去年底在萬科A停牌前,曾去過22元以上,半年來最多跌超過30%。結果,星期一復市,萬科A跌停牌,萬科H倒升。今日萬科A再跌停牌,我再買一注(較小一注),平均買入價15.8,收16.42。AH差價還有水位(A股到了人民幣19.79,即港幣23元左右),看著這個差價來做買賣應該不會有大錯,反正現在萬科要到8月中再開董事會才會有新變化。

萬科與華潤及寶能系的股權爭議,比電視劇還精彩,人物角色複雜。我相信,這應該跟國企內派系鬥爭有關。王石不是省油的燈,不是一位簡單的民營企業家,萬科本身在混合制中得到國企(華潤長期是大股東卻不管事)的支持,才可以把萬科弄成南方第一大內房企業。至於寶能系的姚氏兄弟,表面上是民企,但業務及人際關係複雜,尤其是與華潤在前海的合作項目,可能又是國企的超級「艇仔」。至於王石引入深圳地鐵成為第一大股東,從股權上把原來大股東華潤打下去,所以,華寶才唱雙簧來挾迫王石。最近殺出一個最大散戶港商劉元生(持股1%,總值百億!),他是王石1988年時已認識的老朋友,是香港管弦協會主席,他如今到證監國資委狀告華潤寶能,華潤又要反告劉元生,這真是一波三折。

王石似乎在民營國企之間走著鋼線,但外人也看不清他的底牌,每一個民間人士都有千絲萬縷的官場背景,每一個正式官位都有複雜的「民間槓桿」。習近平最近說國企應該做強做優做大國企,這對王石有利還是華潤有利?

引入深圳地鐵從業務上是正路,萬科本身便是深圳地頭蟲,據說深圳有十幾萬萬科員工,與深鐵合併發展地鐵上蓋,順理成章,尤其是在城市土地日益短缺之下,十分有道理。所以,我決定趁這個亂局,中期持有萬科(房產泡沫應該沒有那麼快爆吧,最近萬科公佈的業績異常漂亮),甚至是長期持有。



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

維持看法,等待時機

期指結算,被挾死。決定沽走恒指認沽證及騰訊熊證,反正蝕很少,但我偏不信市場那麼好,我要等七月的時機。

七月份暫時是上落市,而且,應該會略嫌不夠波幅。月初若無甚麼負面消息,應該不會很快回落,而在高台爭持一下,然後才回落。

今日回彈,我沽了創科(669),雖然它受惠美國市場復甦,但美國的數據不好,外圍又不穩,雖然有錢流向美國,但我以為還是上下擺。我相信,有機會在低位再買創科,我還是嫌它走得太慢。

我反而買了跌了多時的萬科(2202),RSI(14)只有30,華潤與寶能要罷免王石那些人,搶奪話事權,令股價下跌,但跌得太多,超賣,一年低位,我想像不了誰話事會嚴重影響公司業績。地產公司主要都是買地建房,並不那麼複雜,影響它的主要是外圍因素。而且,我只想短炒,回到保力加中軸我可能便沽了。

手上的神州控股(861)及信義光能(968)有點悶,上上落落,要不被震走,要有點耐性。

收息股似乎表現是最好。


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

時間就是敵人



歐洲各國領導擺出一副不想救市的姿態,現在形勢(至少表面上)也沒有危急至要救市,連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也不出席歐洲央行論壇,所以,幾乎可以肯定,各國似乎沒有甚麼好談,更談不上甚麼決心或共識。除了口頭承諾會穩住市場外,不會有任何實質方案。脫歐後觸發的,似乎是中期甚至是長期的不確定因素,困擾英國及歐洲。

香港股市暫時反應這種狀態:不大跌,也不大升。

今日港股到了下午升上二百多點,算是交了功課,畢竟昨日歐美反彈。同時,滬深股市靠穩,也令港股今天沒有困擾因素。再加上期指轉倉,推高一點,若果想下月沽下去,高一點水位也不錯。我似乎沽早了,希望不會被震走。我不大認為及擔心股市會大升,我反而想考驗一下自己的眼光與時間值。

現在港股外圍狀況可以說是外強中乾,就好像李克強那樣,中國經濟數據差,他靠出口術來穩定人心及股市,滬深股市頂得幾耐?

脫歐帶來的第一波跌市完結,是否有第二波第三波?格林斯潘說,英國經濟會不斷轉差,歐洲亦一齊衰。另一個參考是索羅斯,他已大手沽德意志銀行獲利(據說,他於公投日已把英磅沽盤平倉了)。最後一個參考是美國加息,現在許多人估計要到明年才會加息,倒不是有人認為加息有甚麼大不了,只是不想成為最後一根稻草。

這第二波與第三波何時來?時間,永遠是我的敵人。

時間就是敵人

歐洲各國領導擺出一副不想救市的姿態,現在形勢(至少表面上)也沒有危急至要救市,連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也不出席歐洲央行論壇,所以,幾乎可以肯定,各國似乎沒有甚麼好談,更談不上甚麼決心或共識。除了口頭承諾會穩住市場外,不會有任何實質方案。脫歐後觸發的,似乎是中期甚至是長期的不確定因素,困擾英國及歐洲。

香港股市暫時反應這種狀態:不大跌,也不大升。

今日港股到了下午升上二百多點,算是交了功課,畢竟昨日歐美反彈。同時,滬深股市靠穩,也令港股今天沒有困擾因素。再加上期指轉倉,推高一點,若果想下月沽下去,高一點水位也不錯。我似乎沽早了,希望不會被震走。我不大認為及擔心股市會大升,我反而想考驗一下自己的眼光與時間值。

現在港股外圍狀況可以說是外強中乾,就好像李克強那樣,中國經濟數據差,他靠出口術來穩定人心及股市,滬深股市頂得幾耐?

脫歐帶來的第一波跌市完結,是否有第二波第三波?格林斯潘說,英國經濟會不斷轉差,歐洲亦一齊衰。另一個參考是索羅斯,他已大手沽德意志銀行獲利(據說,他於公投日已把英磅沽盤平倉了)。最後一個參考是美國加息,現在許多人估計要到明年才會加息,倒不是有人認為加息有甚麼大不了,只是不想成為最後一根稻草。

這第二波與第三波何時來?時間,永遠是我的敵人。

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

挾上還是期指轉倉再炒落?

英國脫歐,歐美股市正路下跌,港股陰陽怪氣,連續兩日下跌後收復,跌唔落,古怪。

其中一個解釋,有人要挾死淡倉,明天後天期指結算。用現在水平計,這個月最低到最高有1,700幾點,足夠。轉倉去下一個月,是炒落還是炒上?歐洲還有沒有壞消息?其實,連中國大陸與港澳也有壞消息,但偏偏好像有人要頂住個市,滬市連升兩日。但是,怎樣想也想不到有任何外圍因素值得炒上。

不過,世事難料,咁容易料,我就唔係散戶。

個股方面,電能(6)與長和(1)今日算站穩,跌得很少,但是,怎樣算短中期前景都是一般,雖然有息派,無謂這麼早便持有。我沽了也沒有後悔,唔似英國投脫歐的部份選民。

我成績最好的持股是收息股,置富(778)不用講,財息兼收,比起我的平均價升了10%以上。連早排跌低於我平均價的載通(62),今日也生猛了,升近2%,似乎有望財息兼收。

中國經濟是差,但也要看行業。我買了信義光能(968),一直在我的買入價上下徘徊,而我的神州控股(861)也差不多。不知是否可以憧憬?

執筆時英國富時100升超過2%,反彈也。明天要落雨收柴沽了熊證及認沽期權?還是該等到七月開市?我還在盤算。

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

要跌唔跌

恒恒今早在2000點爭持,沒有跌下去。

我先買了恒指認沽(64103, $0.204),我以為恒指要跌去2,000點以下。怎知中午開始收復失地,因為滬深指升,結果要捱價,看明後兩天。

另外,也買了騰訊匯豐熊(64989, $0.104),騰訊在170-172之間,我相信如果有人要令恒指跌,沽騰訊是最有效的,因為騰訊的RSI(14)是51.342,有很大下跌空間(雖然也可以上升),即使之後要推高恒指(無理由這個水位及環境要推高),也可以讓騰訊先下跌令恒指下跌再推。結果,今天騰訊收170.9,跌了不足2%,最低都不破170。

正股方面,開市我看了兩個小時,最後都是決定沽了長和(1)及電能(6),英磅要跌,這兩間公司沒有理由不下跌,而且,歐洲經濟及政治中短線都看不到可以變好,它們有那麼多業務,應該還有下跌空間,最起碼7月中左右再候低再買。

滬深升市,極其古怪。在脫歐那天,中國財政部公佈國企利潤總額下跌9.6%,負債同比增長17.7%。也許脫歐,令大家忽略了這宗新聞,但在這樣的新聞加上脫歐陰影下,滬指升1.41%,我實在不明白。似乎還要再觀察。

六月份的恒指暫時是在19,662.700 - 21,352.370之間,有1,700點波幅,暫時足夠,是否會結算前挾高,然後再在七月做淡倉?我似乎要持貨至7月初再看清形勢了。

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

脫歐

恒指在脫歐震盪下跌至20259(-609.21),RSI(14)到41.459左右。星期五美國道指跌610(-3.39%),比恒指跌得深,似乎恒指未跌完。

我考慮27/6(一)買恒指認沽證。

估計下周星一及二仍是跌市,到了星期中之後,期指結算日前後可能挾高。

長和(1)已跌至保力加通道底部,似乎不宜再沽,可以候反彈再沽或正股止蝕。

騰訊(700)可候跌至保力加底164-163才買,或者現在買熊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