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

好淡無需爭持

又到了好淡爭持的時刻。

好友在上周四恒指升近五百點後看好,除了少數瘋狂唱好外,大部份人也只是「逐級睇」。某淡友大師繼續七七四十九注Put輪,罵盡好友,但他自己在23400水平也會平掉部份淡倉獲利,絕不死沽。單邊主義者,無論看淡看好,都很有機會落得國泰航空(293)高層的下場,原油期貨長合約,對沖變對賭,大蝕85億。

由97年至今,香港股市經歷了好幾次大小長短不一的泡沫,區域性、全球性、板塊類股災都關香港事。市場投資者,無論散戶還是機構投資者,風險意識極強。所以大摩的摩笛不再容易吹起,股市升了,高追散戶少於「望到家鄕」的坐艇戶。

風險意識高,可以蠃可以輸,甚至有時過高反而增加了風險,這就是香港樓市故事。地産商說,樓市有剛性需求,但當樓市超越大部份人負擔,剛性在哪?當然不住屋需求,而是投資。但樓市又是否很可觀的投資呢?相比起恒指、地産股、或個別增長股,還是不高(上星期《信報》有篇文),但勝在波動少。所以,逃避風險的投資需求是香港樓市上升的動力。

從長時段來看,樓市風險的結構不同股市,前者周期長,後者周期短(尤其是港股),而且交易成本貴,市場深度不足,好的時候因為有人封盤,願出高價也買不到,壞的時候,大劈價也賣不出。好淡對一次或錯一次可以影響半生或一生財富。

股市嘛,這個月好友勝,下個月淡友可以復仇,而好友也可即時變淡友,相反亦然。爭持只屬短期,無謂長期爭持,爭持亦無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