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覺得,有關港股的投資書寫得極不系統,除了一些重複的技巧外,沒有甚麼看頭,用處也很一般。相反,美股的書好得多,每一位作者也有一個很好的系統,背後的假設及方法論也很清楚,最令我欣賞的是,他們有各自的風格,習慣用的型態及setup。我試過應用在美股,效果很好,例如Mark Minervini的書,我十分推蔫。
但是,我一直有個疑問,由投資美股的經驗得出的是否可以應用在港股?我的有限經驗告訴我,用途很有限,尤其是短線操作的通常也失敗,或未等到型態形成已向上或向下突破。港股的波動幅度未必有美股那麼大,但隨機波動性更高。例如,cup-handle的型態極多失敗,上破底部後經常假突破。而Minervini說的VCP,也失敗為多(我觀察的美股VCP也經常失敗)。
短線來說,較適用於港股的只有3C Patten (Cup-completion-cheat) ,即不要等杯底完全形成,而是有可能形成杯底便要跟進:
1. 股價在過去3個月內出現頗急的上升,成交大;
2. 然後是數星期或月的下跌;
3. 反彈,股價扭轉下跌趨勢,收復1/3 - 1/2 的之前跌幅;
4. 停頓,股價停滯一段時間,形成所謂tight closes,幾日至數星期不等;
5. 突破,股價突破停頓區,這個時候是買入點。
小米(1810)是個例子:
值得注意的有幾點:
1. 有時會有假突破;
2. 小米的tight close做得很明顯,但有時未必;
3. 有時股價會在箱體橫行很久,要有耐性;
4. 有時股價沒有tight close,卻持續上升;但tight close式的停頓是最好最有把握的訊號。
5. 止蝕位定在箱體底部之下。
6. 這個型態的好處是可以定下較好的收益/風險比率,因為上升空間高,又有一個相對穩當的支持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